第四届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论坛在大连云端召开

稿件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 图片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2-11-19

1119日,由大连外国语大学、多语种国际传播教育联盟主办,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的第四届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论坛在大连云端召开,会议主旨为“建构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反思与探索”。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和对外传播管理机构的200余位代表与会,着重探讨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内涵和构建,以及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力求为推动新闻传播学及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做出应有贡献。辽宁省委宣传部外宣综合联络处处长隋鸿刚、中共辽宁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胡承波等参加了本次论坛。学术志平台提供直播,千余人在线收看了直播。开幕式由我校副校长常俊跃主持。

论坛开幕式上,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教授首先致辞。她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党的二十大报告将这一任务放在“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段落中提出,凸显了基于文明视角开展国际传播的重要性。她指出,大连外国语大学充分认识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外语类院校面临的新任务和新使命。学校主动对接推进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国家战略需要,近年来陆续成立了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多语种翻译研究中心、国家语委东北亚语言研究中心,在本科层面增设国际与传播专业,在硕士层面增设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和翻译传播人才培养方向,在博士层面开设公共外交与国家传播课程,举办了六届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大连论坛,今年配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进工作,举办了首届“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国际翻译大赛,来自国内外860所高校近万名中外大学生参加了比赛。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文化传承和智库建设等各方面力量和资源,服务于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战略需求。她提出,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本次论坛恰逢其时。未来,学校将继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尤其是将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而长期的任务来抓,从而培养出更多更好能面向世界阐释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智慧的优秀人才,促进中外文明互学互鉴,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论坛开幕式上,中共辽宁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胡承波致辞。他指出,近年来,辽宁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工作统筹,在打造优质国际传播内容和拓展国际传播渠道上同步发力,策划系列主题产品,组织开展系列品牌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的辽宁篇章。多年来,大连外国语大学主动对接推进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国家战略需要,充分发挥新时代外语类院校的使命担当,以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深厚的本土情怀为振兴区域经济和辽宁的教育、文化、社会发展,特别是国际传播事业贡献着自己智慧和力量。在目前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中,如何有效地向国际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提高抗风险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就成为中国政府、媒体和学界共同面临的亟待解决的课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大连外国语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的成立恰逢其时,无论在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国际传播的人才培养方面,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多语种国际传播教育联盟理事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袁军教授致辞,他指出,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新闻学和传播学作为西方的舶来品,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实际上就是本土化的问题,具体包括三个层面。第一,本土化的内涵。近现代以来,人文社会学科的概念体系、理论架构、方法逻辑等基本来自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本土领域创新是萦绕在中国学者心头的话题。党的二十大以来,不断提出人才自主培养的新概念,无论是中国式现代化,还是人类文明新时代,都需要有一系列理论来支撑,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就成为顺理成章的要求。建设中国特色新闻学,成为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基本的目标追求。第二,本土化的契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知识体系无法解决中国和世界的实际问题,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理论框架需要推倒重来。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人工算法乃至与元宇宙的对接中,中国和世界、新闻学与传播学都面临脱胎换骨的格局,中西方站在同一战线上解决问题的设想在今天成为现实。第三,本土化的路径。建构本土化的自主知识体系需要坚持融通中外,打通中马西,构建共同体,致力于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相通相融。梁启超曾经说过:“现在的中国,不是中国的中国,东亚的中国,而是世界的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系列概念和理论方法,虽然是从西方引进,但在定义、内涵上与中国差异很大,新闻传播学的本土化和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是热点,是难题,只有问题没有结论,只有目标没有路径,期待各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

为进一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开展国际传播,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在本次论坛开幕式上揭牌成立“大连外国语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并播放了介绍我校国际传播事业的短片《开启国际传播新征程》。大连外国语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的设立,将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资源,响应新时代新征程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时代召唤,致力于搭建一个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大平台,打造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咨政服务“四维一体”的新型智库,力求在国际传播研究领域产出开拓性成果。

在主旨论坛上,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尹韵公就《做负责任大国的传媒担当》,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马胜荣先生就《国际传播实务需要重视三方面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就《构建实践驱动的国际传播学科与专业体系》,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就《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定位与人才培养》,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就《价值观与分层文化: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元问题思考》,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就《数智化时代新闻教育的理念创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蒋晓丽就《他者理论的差异性对跨文化传播的反思性启示》,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张昆就《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严功军就《基于传播学三大学派的国际传播研究构想》,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先生就《文明互鉴:中国国际传播实践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新取向》,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王关义就《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与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思考》,山西传媒学院副校长郭卫东就《应用型高校国际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思考与探索》,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现代传播》主编隋岩就《国际传播中的强符号与同构传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就《讲好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故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就《国际传播的专业教育与素养教育》,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就《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协同》,《中国日报网》副总编辑李欣女士就《国际人才培养中的业界学界共同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就《构建实践驱动的国际传播学科与专业体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就《关于加强我国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的思考》,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就《推动中国特色国际传播理论创新》,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支庭荣就《城市国际传播:挑战与回应》,重庆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董天策就《关于国际传播与人才培养创新的思考》,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钟智锦就《国际传播研究的国际分布》,大连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润华就《国际传播整体性视域下媒介素养的新内涵》等进行了成果分享。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恒军,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教授郑保章分别主持主旨演讲的三个环节。

国家社科规划办新闻学科组评审召集人、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尹韵公指出,近十年来,中国国际传播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伴随着外交环境的瞬息万变,国际传播研究学者要紧跟时势发展。与上世纪五十年代相比,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实力直接决定国际传播能力,全球传媒布局取决于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支撑。中国要有负责任大国的传媒担当。中国进入世界中心,不仅是在国际舆论斗争中的博弈问题,从国际传播能力层面来讲,要充分考虑中国的传媒责任。当前,中国需要承担全球责任,传媒应该向世界发出怎样的声音,这是中国媒体应考虑的重要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超出了中西方博弈的范畴,彰显出全球性大国的视野和格局,也是我国传媒大国的责任担当。今后,在讨论国际传播能力的问题中,要以更宽宏的视野看待全球发展,发出中国传媒自己的声音。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胡正荣提出,20224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调研考察,提出要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对于新闻传播学科而言,要求建构中国自主的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所以研究与人才队伍的培养密不可分。第一,建构实践驱动的中国自主国际传播学科与专业体系。第二,基于中国实践建构中国自主的国际传播知识体系。需要确立“三个面向的转型”,即“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面向学科重点前沿”“面向实践重要问题”。第三,基于中国实践,将知识体系转化为国际传播专业体系。提升未来传播业者在通识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职业道德等五个方面的能力。对中国丰富的国际传播实践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逻辑推论,形成自有的一套认识体系,并通过实践去检验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有效性。

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表示,近年来,中国在国际交往中的自信明显提升,但在国际传播的具体实践中困难犹在。她结合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的经历,指出孔子学院为西方带来了更多的文化交往和商业合作机会,增进了彼此的理解、合作与交流,但同样受到西方的批评与质疑。中西方文化的巨大鸿沟,并不在于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层面,而是制度和观念的差异。国际传播视角下的价值观沟通应关注以下实践路径:一是要了解各种族群的文化禁忌,包括历史禁忌、宗教禁忌、政治禁忌;二是要理解不同价值观产生的历史逻辑;三是要突破知识认知通化模式。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的目标和宗旨,是建立区别于文化学的,立足于传播学的跨文化传播知识体系。

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马胜荣认为,国际传播已经成为业界热门话题,取得丰硕成果。他结合长期的工作经验,从实务层面提出国际传播效能提升的路径:第一,重视信息在传播中的作用。提供新闻和信息是国际传播最基本的部分。虽然随着传播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媒体的传播形态、渠道、业态都已发生变化,但为受众提供信息的功能没有改变,国际传播的其他功能是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实现的。要重视差异,实现中国和世界的信息交流基本平衡。第二,重视多渠道的服务。国际传播的主要动力是满足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需求,传播载体的革命刺激了受众了解外界的需求,需要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差异,提供服务。第三,提升业界国际传播的整体实力。在国际传播能力方面仍与西方存在差距,中国媒体必须迅速提升整体实力,才能受到受众和媒体的认可。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认为,党的二十大提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新要求,特别是要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在交流实践中,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也为国际传播能力的创新和人才培养拓宽路径。中国国际传播要形成突破也应有自己的“四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文明交流互鉴”、“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类美好未来”。当前,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具有新特质,包括“以时代性彰显先进性”、“以实践性凸显本土性”、“以系统性推动集成融合”。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以文明交流互鉴为宗旨,开展多项实践活动,积极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化,搭建各种平台让世界听到中国之声。

19日下午,院长论坛如期举行。围绕“面向国家战略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创新”这一主题,对国际新闻与传播的教育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赵丽芳教授就《新形势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创新路径》,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刘涛教授就《暨大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明洋教授就《新闻传播学科自主知识构建的一点思考》,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程丽红教授就《关于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许加彪教授就《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韩立新教授就《国际传播中的新闻+》,成都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石磊教授就《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侯迎忠教授就《智能时代国际传播效果评估要素初探》,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曹小杰就《特色化差异化办学如何可能——斯坦福新闻教育改革创新的启示》进行了演讲。院长论坛由多语种国际传播教育联盟秘书长刘沫潇担任主持。

本届论坛共设置六个平行论坛,分别围绕“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研究”“国际传播发展趋势与理论拓展研究”“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研究”“跨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研究”“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研究”“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研究”等议题展开研讨。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主任黄玲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黄建友教授,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学部副部长武文颖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刘国强教授,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安平,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郑敏教授分别对各平行自论坛发言进行点评。(芦思宇)


责任编辑:刘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