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枫先生学术报告言有尽而意无穷

稿件来源: 图片来源:

2005-06-08

    应我院科研处邀请,2005531日晚,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学评论家、翻译家、翻译终生成就奖获得者江枫先生在一教603教室为我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形似而后神似——谈诗歌翻译中的几个问题”的学术报告。赵忠德教授、杨俊峰教授、井卫华教授、张雪教授及我院数百位师生有幸聆听了这场讲座。76岁高龄的江老先生的精彩报告倾倒了在座的所有师生,他独特的学术个性、卓尔不群的人格魅力更是获得了场内数次热烈的掌声。

    江先生首先从近几年翻译界流行的“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的主张开始谈起,认为“只求神似,不求形似”的翻译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翻译实践。没有“形”,便不会有依附于它的“神” ,即使是神似论笔下的“神”,也不得不求助于“形”。因此,江老先生再一次强调他的翻译理论——“先形似,而后神似”。接下来先生以自己多年来翻译英国诗人雪莱、美国诗人惠特曼、狄金森、普拉斯等诗歌的翻译实践为例,生动翔实地为大家介绍了翻译诗歌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他认为文学翻译是以复制或再现原作为其宗旨和限度,它和绘画中的临摹很相似。因此,任何提倡以创作代替翻译的“译论”,就像提倡临摹可以撇开原作另起炉灶的“画论”一样荒唐。其次,先生认为译诗,首先应该意识到诗之所以为诗,是诗应该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而真正好的译诗就应该做到形似而后神似。在这里,先生列举了他和翻译家许渊冲在翻译雪莱诗歌时由于翻译理论不同而产生的不同译文。通过比较进一步强调了译诗要尽可能紧扣原文,做到“形似而后神似”。最后,先生强调“形式就是内容,载体就是信息;亦步亦趋,尝试以似致信”。他声情并茂地为大家朗读了惠特曼《哦,船长!我的船长 !》的精彩译文, 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江枫先生通过他的翻译实践说明了在翻译中力求“形似而后神似”,并最终达到“形神皆似”是可为的,可行的,也赢得了在座师生的首肯。

 

 

 

 

 

 

 

 

 

 

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