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学生处 图片来源:学生处
2011-12-13 次
12月7日下午1时整,我校在大学生活动中心礼堂隆重举行纪念“一二•九”运动76周年暨2010—2011学年度学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学校领导孙玉华、朱公巍、杨俊峰、刘宏以及院长助理徐浩特出席大会,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和各院系领导、辅导员参加了表彰大会。会议由副院长杨俊峰主持。
表彰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会上,徐浩特院长助理宣读了《2010—2011学年度学生荣获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名单》和《2010—2011学年度学生参加市级以上各项竞赛及活动获奖名单》。副院长刘宏宣读了《关于表彰2010—2011学年度学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副院长朱公巍宣读了《关于表彰2010—2011学年度先进分团委、先进学生会、先进团支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和谐校园节能标兵的决定》。
随后,大会进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与会的学校领导分别为获奖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颁奖。大会共表彰了2010——2011学年度先进分团委4个,先进学生会4个,诚信考试先进集体 17个,学生公寓先进集体17个,大学生标兵21名,优良学风标兵21名,优秀学生干部186名,优秀学生303名,优良学风先进个人303名,优秀研究生28名,优秀研究生干部14名,优秀团干部182名,优秀团员328名,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22名,和谐校园节能标兵11名,优秀班级29个,优秀研究生班级2个,优良学风先进班级28个,先进团支部39个,文明寝室360个。颁奖仪式结束后,获奖学生代表英语学院09级耿童同学代表所有获奖同学发言。她表达了全校同学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和崇高的敬意,并表示将继承“一二•九”先烈的遗志,秉承“崇德尚文、兼收并蓄”的校训,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化强烈的爱国热情为刻苦学习的动力,为祖国的建设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拼博,继续发扬爱校之情,建校之志,以大学文化为个人发展的基础,博学精思,善言笃行,立志成才,决不辜负学校老师的希望。
最后,院长孙玉华发表讲话。她首先对获奖集体和个人表示祝贺,对辛勤工作的全校教育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孙院长在追忆了“一二•九”运动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之后,与全体师生共同回顾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各项工作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绩。孙院长就今后的学校工作向同学们提出了五点希望和要求。目前,我校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人才规划、申报博士点及大学更名工作方案,全力向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中国一流的外国语大学目标迈进。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拼搏进取,为实现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大外的腾飞、个人的价值贡献青春和才智。希望大家能够牢记历史,不断弘扬“一二•九”精神,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专业特长的新一代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希望大家以先进为榜样,互相勉励、共同进步,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工作业绩告慰我们的革命前辈。(李殿峰)
弘扬爱国精神 传承民族文化
——在纪念“一二•九”运动76周年暨
2010—2011学年学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孙玉华
(2011年12月9日)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聚集一堂,隆重纪念“一二•九”运动76周年,同时表彰我校2010—2011学年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我谨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而辛勤工作的全校教职员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76年前的12月9日,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一大批热血青年,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战斗,不怕牺牲,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青春之歌。它与“五四”运动一样已经成为一座永远的丰碑,矗立在中华民族前行的路上。缅怀先贤、告慰英烈,牢记历史、传承遗志,是民族的良心和社会的道德,是太平盛世不可忘却的记忆,是历史赋予的神圣职责,更是面对未来的庄严承诺。同学们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刻苦学习,发愤图强,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维护校园安全,珍惜社会稳定,按照党和政府以及学校的要求,为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广大青年学生继承和发扬了“一二•九”运动的光荣传统,把自己的成长成才需求同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同学校的发展建设结合起来,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涌现出了一大批团结友爱、奋发有为的先进集体和品学兼优、积极向上的先进个人。这是你们的光荣,是大外的骄傲,是父母的荣耀,是国家的期待。
下面,我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对大家提出五点希望。
第一,弘扬“一二•九”精神,激励民族壮志,高扬爱国旗帜。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二•九”精神的核心内容。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最鲜明的主题就是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矢志追求并为之顽强奋斗的宏伟理想。当代青年对一二•九运动最好的纪念、对一二•九先驱最好的告慰,就是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勇敢地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一二•九精神在振兴中华新的实践中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第二,弘扬“一二•九”精神,传承民族文化,促进中外交流。
当今中国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刚刚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中华文化“走出去”已经是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文化强国”、“文化兴校”、“文化立身”的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作为以文科发展为重点的外国语大学正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外国语大学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学子,你们欣逢盛世,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使命和历史重任。你们要勤奋学习,潜心钻研,做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者;要研读中华宝典,兼收并蓄,融汇中西,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要情系大外,发挥优势,做中国与世界的沟通者。
第三,弘扬“一二•九”精神,永葆赤子之心,争做栋梁之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读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青年学子要永葆求知欲,永葆赤子之心,争做栋梁之材,要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勤于学习、敏于求知,要主动适应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趋势,把学习内化为人生态度、生活方式和毕生追求,不断拓宽学习领域,完善知识结构,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第四,弘扬“一二•九”精神,树立高远志向,塑造馨香品格。
青年要有高远的境界和志向,并矢志不移地始终坚持,要用美好的道德来约束自己,化为内心自觉的力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怀天下、宠辱不惊。同时还要常怀感恩之心,个人的进步,离不开他人的关爱、呵护和付出,要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的追求,要敢于担当。最后要保持身体强健、塑造阳关心态,以乐观、豁达、积极的心态来迎接生活、学习中的每一天。
第五,弘扬“一二•九”精神,敢于创新实践,勇立潮头向未来。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为青年学子,要敢思、敢想、敢为人先,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开拓进取的锐气、不畏艰险的勇气,要深刻体会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的实质,即“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共同破解,也需要我们在座各位进行深入思索。同时还希望同学们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对你们来说,实践是磨炼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只有实践才可能创新。
同学们, 2011年就要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希望大家以此次纪念大会为契机,继续秉承“崇德尚文、兼收并蓄”的校训,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以坚定远大的理想励志前行,以孜孜不倦的精神求索新知,以高尚美好的情操培育品德,以锐意创新的激情投身实践,不断创造新的青春业绩,为实现自我超越和大外新的腾飞而奋发努力!
责任编辑:徐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