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宣传统战部 图片来源:宣传统战部
2012-04-13 次
今年是雷锋逝世50周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我校教职工道德素质,我校于4月11日召开“雷锋精神在当代”学习研讨会。作为我校2011-2012年度第三次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学校领导柳振万、孙玉华、李宝章、朱公巍、杨俊峰、刘宏,院长助理徐浩特以及全体副处级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李宝章主持。
本次学习,我校特邀原64集团军副政委,现大连市关工委副主任、大连市沙河口区老战士报告团团长李光祥前来我校共同就“向雷锋学习,传承雷锋精神”展开交流研讨。李光祥少将作为从戎近60年的老首长,长期投身关心下一代成长的教育者,结合多年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围绕“我为什么能够学雷锋”以及“我是如何践行雷锋精神的”进行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期间,现年74岁的他还满怀激情地带领全体与会者唱响了《学习雷锋好榜样》、《唱支山歌给党听》,将时代英雄的光辉事迹,爱国爱党的浓浓深情以音符和旋律的方式融入人心。 随后,英语学院院长常俊跃、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井水勤、宣传统战部副部长姚素文作为与会代表先后发言。三位同志紧密结合目前的时代背景和形势要求,紧密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和岗位特点,分别以“英语媒体报道对我们学习雷锋精神的启示”、“学习雷锋精神,传递快乐和幸福”、“雷锋精神是新时期最有价值的精神信仰和传统美德”为题展开发言。多维的角度,深刻的探讨,带动与会者再一次认真学习雷锋精神,深入思考“雷锋精神在当代”的深刻内涵,使得传承践行雷锋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会上,党委书记柳振万作题为《传承雷锋精神 共建美好家园》的讲话。他指出,雷锋是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是全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雷锋精神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本质要求,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人格,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要义。 柳书记强调,我们传承雷锋精神,应该共同明确三点,即首要领会重大意义,重在把握时代内涵,贵在做到深入持久。我们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是凝聚师生员工意志力量,共建精神家园的必然要求;我们应该从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四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雷锋精神丰富的时代内涵。 柳书记指出,雷锋精神无须仰望,贵在践行;学习雷锋不能中断,贵在坚持。他号召每一位干部教师要率先垂范,引导全校师生变“要我学雷锋”为“我要学雷锋”,共同营造“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浓郁氛围,切实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成为每个人心中的道德律令,使大外真正成为我们共建共育的美好精神家园。(徐莉)
传承雷锋精神 共建美好家园 ——在“雷锋精神在当代”主题研讨会上的讲话 柳振万 (2012年4月11日)
同志们: 今年是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1963年3月5日)题词发表49周年。3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教育部、省市各级组织陆续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以及 《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施方案》,迅速在全国掀起了学习雷锋活动、传承雷锋精神的又一高潮。刚才,李光祥将军领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和《唱支山歌给党听》,再一次净化、激荡了我们的心灵。李将军歌词记忆比我们熟,这本身就是我们的榜样,让我们再一次以掌声向李将军致敬! 今天,在这里召开“雷锋精神在当代”主题研讨会,我们应当明确以下三点: 一、传承雷锋精神,首在领会重大意义 雷锋是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以短暂的一生谱写了无比壮丽的人生篇章,树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思想道德丰碑,是全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雷锋精神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本质要求,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人格,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要义。 1.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 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是我们党积极适应时代进步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期待发出的有力号召,是弘扬伟大民族和时代精神的重大举措,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对于激发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热情、倡导文明新风、匡正道德失范、矫正诚信缺失、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对于引导教师学生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是凝聚师生员工意志力量,共建精神家园的必然要求。 雷锋精神与中华传统美德相契合、与社会主流价值相一致、与时代进步节奏相衔接,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对于提升人们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道德取向,对于凝聚干部群众的思想和意志,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共建精神家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传承雷锋精神,重在把握时代内涵 雷锋精神跨越两个世纪,其基本内涵没有改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具有了时代的气息。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可以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其丰富内涵: 1.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雷锋精神的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把帮助别人当作人生最大的快乐和幸福,这种奉献精神是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重要体现。 人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其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需要通过为他人服务体现自身的价值。社会越是现代化,对人的这种要求就越强烈。只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发扬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人们才能对人生的目的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活,才能做到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 当前,我们要营造团结友善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促进良好大学文化氛围的形成,就应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自觉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指引人生,将“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奉献精神继续发扬光大,在服务师生、奉献教育的实践中创造人生价值。 2.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 雷锋无论在哪里都能自觉服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立足本职,忠于职守,勤勉敬业,精益求精,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工作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不仅是谋生的手段,也是发挥自身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祖国的富强、民族的繁荣,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尽其才、奋其志。学校的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每一位师生凝其心,用其能。把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今天不敬业,明天就要失业;今天不爱岗,明天就要下岗。新时期,我们做好工作,就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我们应当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把个人理想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有机结合起来,把个人的选择和社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立足本职、忠于职守,不负人民、不负社会、不负时代、不负大外。 3.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 雷锋不仅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而且是一个勇于探索的创造者。他在学习和工作上永不满足、永不懈怠,体现了一种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表现为突破陈规、大胆探索、勇于创造的思想观念,表现为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为坚韧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点。我国的高等教育也正处于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充分强调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忘发人深省的钱学森之问,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努力使学校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阵地,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平台,成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 4.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和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雷锋精神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始终是激励我们实现目标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成就伟业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回首我们大外建校48年的风雨历程,建校伊始,全校师生在只能借用其他高校教室、宿舍、办公用房等艰苦条件下,戮力同心,艰苦创业;搬迁旅顺新校区,万余名师生凝心聚智,勤俭办学,顺利实现“一校两区”的正常运转。如今,我校正处于完成“十二五”发展规划、人才发展规划等各项战略目标的攻坚时期和关键阶段,教育事业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一如既往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踏踏实实艰苦奋斗,老老实实勤俭创业,才能保证事业的大踏步前进。 三、传承雷锋精神,贵在做到深入持久 1.雷锋精神无须仰望,贵在践行。 雷锋精神从来都不是拒人于千里的教条,而是通过每个人的行为体现出来的主流价值观,可触可感,可学可做。如若有心,俯拾皆是。教师对讲台的坚守,学生对功课的钻研,干部对工作的韧劲,这些看似平凡的事,其实就是在践行雷锋精神。因此,我们就是要教育和引导师生做到着眼小事、立足本职,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知行统一、贵在践行,要让雷锋精神成为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生活品味、生活境界,继而发挥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强大力量。 2.学习雷锋不能中断,贵在坚持。 持之以恒地学习雷锋,就是要建立长效的领导机构和群众性组织,切实保障学雷锋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大众化;就是要远离形式主义,认认真真抓,扎扎实实学,激发起心中对美好道德图景的不懈追求;就是要摒弃浮躁和功利心态,融入到日常学习工作当中,内化为自我追求和自觉担当。我校即将出台《关于持久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实施方案》,就是要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创新方式方法,突出活动特色,使雷锋精神载体更新颖、内涵更丰富、影响更持久。从今天开始,校园网、校报都要开专栏或专版,向大连日报学习,向中国教育报学习。今天5位同志的发言和《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歌曲要上首期。 同志们,立德可以怀远,厚德可以载物,美德可以达人。学校是育人的重要阵地,大学师生是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点群体,我们每一位干部教师要率先垂范,引导全校师生变“要我学雷锋”为“我要学雷锋”,共同营造“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浓郁氛围,切实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成为每个人心中的道德律令,使大外真正成为我们共建、共育的美好精神家园。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徐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