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界泰斗、中华诗词协会创始人周笃文先生做客我校“知行讲堂”暨“励志讲坛”

稿件来源:团委 图片来源:团委

2012-11-01

    10月29日下午1点30分,原中国新闻学院教授,中外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韵文学会、中华诗词协会创始人周笃文教授做客我校第16期“知行讲堂”暨第58期“励志讲坛”,在图书馆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带来了题为“诗词与国学”的主题讲座。上海市文联党组副书记、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褚水敖先生,著名学者罗振玉研究专家萧文立先生,大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大连市青年书学研究会主席孙哲先生陪同出席。出席讲坛的我校领导有党委书记柳振万、党委副书记李宝章、校长助理徐浩特及全体学工人员和国际艺术学院及文化传播学院近五百名师生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讲座由校党委副书记李宝章主持。

01.jpg

02.jpg

03.jpg

04.jpg

05.jpg

06.jpg

    在我校共青团特有的黄金掌声和同学们的热切期待中,年近八旬的周老步入礼堂,开始了这一场文化盛宴。周老先生以自己这两日在大连的见闻为序,谈到文化在当代民众,尤其是大学生中的发展令他感动。他说,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到了一个空前复兴并繁盛昌盛的时期,我们的文化传承至今仍经久不衰正是因为我们的国学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民族是没有征服野心的民族,无论从地理、历史、文化传统角度看,都毫不逊色于世界上任何民族,我们的先贤创造了伟大的国学理论体系,如今千灾百难的中华民族终于有了昂首扑向苍天的机会,当代青年应当担负起发扬中华文化的重任。

    随后周老总结道,中国诗歌的源头远可追溯到《诗经》前1000年,即距现在4000年之久尧舜帝时,从此之后中国诗歌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可谓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高峰;而后曹操的《观沧海》气势磅礴,是中国山水诗的鼻祖,开创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二个高峰;田园诗人陶渊明以其恬淡的田园诗和唯美的世外桃源为中国诗歌开拓了崭新的境界;李白杜甫则将诗歌带入了空前繁盛的时期。

    中华诗词被世界公认为“人类文学至宝”,周老提到,诗词的确是一种诉诸感情与联想的精妙语言艺术,创作主体心情意象化,把汉语言的声情意向发挥的淋漓尽致。周老建议当代诗人应继承传统,拥抱当代,大力创新,创作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学作品。我们的诗词拥有辉煌的过去,当代诗词也必将结出丰硕的果实。周老还现场吟诵了著名的诗篇。

    在接下来的互动问答环节中,周老耐心详细地解答了我校师生提出的问题,并为此次的大外之行作诗道“这番相逢倍相亲”。周老表示,学文学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在探索诗词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写诗的人必须要有青春的激情,如今高龄的周老看上去那么的可敬可爱,青春的激情伴随着他的文学生涯。周老的精彩演讲博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

    讲座最后,我校学生代表献上了鲜花,党委书记柳振万教授为周教授颁发了“知行讲堂和励志讲坛”荣誉证书,并亲切合影留念。最后,周老为我校即兴赠词一阕,并题写在签名簿上:

《临江仙》
——赠大连外国语学院

七十八年弹指
三千里外吟身
秋风送我海之滨
画楼天外立
灯火夜连云
到处名山胜景
重寻画侣诗群
者番相会倍相亲
黉门佳子弟
濯濯玉麒麟

    随后,在我校领导的陪同下,一行人参观了我校银杏大道、柳絮大街、人工湖、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同声传译教室、日本茶室等地,周老赞叹我校校园景色和谐优美,今后会更多地关注我校大学文化建设、校园建设。

    此次讲座是继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美猴王六小龄童、优秀演员萨日娜、“战地玫瑰”闾丘露薇、百家讲坛嘉宾高日晖教授等走进校园之后,名人再次与我校学子的亲密接触。诗词是中华文化至宝,是意志品质的体现,我们会在诗词中陶冶心灵,增长智慧。周老的演讲使同学们对国学与诗词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使思想境界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丰富知识的同时又拓宽了视角,更有利于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姚嵩)

 

相关链接:

    周笃文先生字晓川,室名影珠书屋。一九三四年生,湖南汨罗人,当代词学与诗词创作的泰斗,中国韵文学会及中华诗词学会创始人之一。历任中国新闻学院教授,中外文化研究所所长,国务院表彰的特殊贡献专家。师从夏承焘、张伯驹先生,于宋词、敦煌学、中医古籍、文字训诂方面建树颇丰。著有《宋词》《影珠书屋吟稿》,编选有《宋百家词选》《金元明清词》《婉约词》《豪放词》《华夏之歌:中华爱国思乡诗选》《华夏之歌:中华壮美山河诗选》等。

    周笃文先生为我校赋词《临江仙》一阙。此词大意是,周先生今年七十八岁,住在北京,此次应邀来大连讲学。弹指喻光阴似箭,吟身是指周先生是诗人,画楼灯火云云则有广狭两义,广义泛指大连,狭义专指我校。上阕介绍时间地点人物。下阕则讲周先生在大连及我校的感受,画侣诗群是画师诗人,亦可作画中人诗中人解释,都是赞美大连及我校人才济济。者番就是这次。黉是旧日学校,黉门就是学校里面,濯濯是光明、明凈、清朗、肥泽之貌,玉麒麟我们最熟悉的是《水浒传》的卢俊义,泛指杰出人才,体现出老学者老诗人对我校学生的殷切希望。

 

 

     

 

 

 

责任编辑:孙梅轩

责任编辑:孙梅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