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赴欧美孔子学院/课堂志愿者储备培训班开班典礼在我校隆重举行

稿件来源:宣传统战部 汉语国际推广基地 图片来源:宣传统战部 汉语国际推广基地

2013-03-19

    初春的大连,蓓蕾初放,生机勃发,适时飘下的春雨为校园增添了一抹画意。3月18日上午,2013年赴欧美孔子学院/课堂志愿者储备培训班开班典礼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学校领导柳振万、孙玉华、李宝章、朱公巍、刘宏,校长助理徐浩特,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培训班207名学员共同参加了开班典礼。典礼由党委副书记李宝章主持。

111.jpg

02.jpg

03.jpg

04.jpg

05.jpg

06.jpg

07.jpg

    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启幕,校长孙玉华首先致辞。她代表学校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真诚的问候,对国家汉办长期以来对大连基地的支持和信任表示衷心的感谢。她说,国家汉办将本次孔子学院志愿者培训工作交给大外,是充分的信任,更是莫大的荣誉和使命。近年来,作为国家汉办在全国设立的19家汉语国际推广基地之一,我校先后承担了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各类汉语教师志愿者以及海外汉语教师教材培训等,具有丰富的对外汉语培训经验。孙校长说,各位学员是中华文化的播种机,是中外友谊的民间使者,更是推进汉语国际推广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使命神圣,催人奋进。她真诚地希望本次培训能够全面激发大家的学习潜力,提供一把赴任海外后独立解决各种问题的“钥匙”;更希望学员们能进一步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提高汉语教学技能、中华文化传播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以迅速适应国外生活,胜任志愿服务工作。学校将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争创一流的标准、严谨求实的作风和一丝不苟的态度,强化责任、细化措施,精益求精,举全校之力将本次培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典礼上,培训班学员代表张浩向我校的各位领导、专家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志愿者肩负着光荣而伟大的使命。就像是一颗蒲公英,大家带着中国文化的种子,飘向全球,落地生根。他希望通过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汉语,了解中国文化;希望经过培训,每一位怀抱“汉语梦”的志愿者都能牢记肩负的“光荣感、使命感、责任感”,满怀“激情、热情、感情”,不辱志愿者使命,为汉语和中华文化推广事业的美好明天贡献力量。

    教师代表陈子骄向远道而来的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她说,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使大外积淀了优良的学术传统和深厚的人文精神。本次培训,大外将以更饱满热情的工作态度、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深入浅出的知识讲解、周到细致的服务工作迎接五湖四海的学员。她希望学员们能够通过培训收获丰富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更广阔的汉语教学天地中,凭借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个人魅力,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为实现国家语言文化“走出去”战略做出贡献。

    随后,党委书记柳振万走上讲台,代表学校向培训班代表郑重授旗,引发全场热烈的掌声。之后,培训班全体学员举行了庄严的宣誓仪式。

    据悉,本次培训的学员共计207人,由来自全国44所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在读硕士研究生组成。自3月12日学员报到以来,已经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军训。学员们在教官的指导下,圆满完成了各个科目的训练。在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更增强了团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未来近两个月的培训中,他们将进行志愿精神与汉语教师志愿者、教学与管理、教材与网络资源的利用、教学观摩与实践、当代中国国情与中华文化、中华才艺、能力拓展、涉外教育、跨文化交际与赴任指导、赴任国语言等方面的课程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将奔赴欧美地区(除美国以外)28个国家的69所孔子学院/课堂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工作。(朱雯熙)

 

 

 

责任编辑:孙梅轩

责任编辑:孙梅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