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教务处 图片来源:教务处
2014-12-02 次
近日,根据《教育部关于批准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教师[2014]8号),我校俄语专业申报的《国际化、创新型俄语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获得2014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该成果是对我校俄语专业近10年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学改革的系统总结,充分展示了我校俄语专业丰厚的教学成果和优秀的人才培养质量。成果以创新俄语人才培养模式为目的,旨在建立国际化、创新型俄语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俄语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提高俄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该成果由国家级教学名师、普希金奖章获得者孙玉华教授主持完成,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导向,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对俄语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系统整合。从项目建设内容、目标、方法和最终达成的效果来看,该成果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俄语专业教学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1、作为系统工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该成果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方案既是对历史经验和学科特性的系统总结,也是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积极回应,为我国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探索出一条新路,对国内同专业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2、构建了俄语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综合课程体系,完成了以课程群建设为基础的俄语专业课程体系的综合改革。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式、课外活动的设计与开发、学生专业技能与文化知识的互相协调与促进得到有效保障。 3、开发并编写了3个课程群的系列教材并出版,为全国数十所高校所采用,成果辐射面广,效果突出,应用前景广阔。 4、国际化特色鲜明。成果汇聚多个国家级平台基地,与30余所国外高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为国际化、创新型俄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国际化办学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5、建立了“课内外、校内外、国内外”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将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实习实践、国际化办学有机联系起来,有效解决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奖励,每四年评选一次,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是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并列的国家级奖项。2014年全国共有946个项目申报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最终有452项成果获奖。此次我校俄语专业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对我校俄语专业近45年来教学成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俄语专业师生长期坚持以本科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俄语系教师坚持“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精神的肯定。今后,俄语专业将继续推进俄语教学改革,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为把我校建设成为质量优良、特色鲜明、国际化水平高的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而贡献力量。(彭文钊 洪明)
责任编辑:孙梅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