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俄语系 图片来源:俄语系
2016-04-07 次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服务国家中华语言文化“走出去”战略和辽宁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我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与合作领域的影响力与话语权,4月6日下午,省教育厅在我校召开 “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机制协同创新中心筹建评审会。校长刘宏教授、上合大学中方校长委员会主席孙玉华教授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系部负责人参加了评审会。
评审会由辽宁省教育厅科技处主任李国华主持。评审专家组由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佟刚教授、外交学院院长助理高飞教授、东北财经大学王志强教授、辽宁师范大学红山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田广林教授、东北大学陈立军教授等组成。 评审会上,校长刘宏教授首先对教育厅领导和各位专家莅临我校开展评审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刘宏校长向评审专家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情况,并对我校拟筹建的“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机制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申报过程做了简要说明。随后,上合作大学中方校长委员会主席孙玉华教授向评审专家组详细汇报了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路径和建设基础。孙玉华教授就“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机制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可望解决的重大需求、建设思路、可行性、主要工作等四个方面问题进行了详细汇报,指出该协同创新中心将致力于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需求,以“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文交流机制为对象,充分整合国内外政府、智库、高校及行业企业智力资源,基于“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总体框架,从理论、方法、原则、策略、路径、操作等方面开展协同创新,为国家及辽宁省提供“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机制下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政策咨询、语言服务、文化传承及操作平台。 评审专家组对我校筹建的协同创新中心表示一致肯定。评审专家指出,成立“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机制协同创新中心契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定位准确,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大连外国语大学作为牵头院校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鲜明的学科专业特色和国际化的人文交流基础,具备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的良好条件和实力。同时,各位专家们也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涉及人文交流机制建设、协同单位机制体制创新、学科专业建设成果凝练、进一步凸显学校国际化特色等问题,为我校下一步协同创新中心的筹备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并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 最后,刘宏校长感谢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和为我校协同创新中心筹建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并表示我校将结合专家意见,从中心内涵凝练、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前期研究基础总结、团队方向建设、机制体制创新、国际化平台整合等6个方面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完善中心总体架构,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联系,为协同创新中心早日获得省和国家认定而努力。她表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机制协同创新中心将是我省为数不多的文化传承类协同创新中心之一,我们期待该中心真正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智库。(蒋黎黎)
责任编辑:徐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