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科研处 图片来源:科研处
2016-06-01 次
为加强学科建设、迎接全国第四届学科评估,并切实拓展我校师生学术视野、激发学术协同创新,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关注下,本学期伊始,我校陆续邀请相关学科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讲座活动,以“学术”、“学科”、“高端”、“互动”、“融合”为权重,以“取法乎上”和“症候对点”为考衡,传授学术精神、指导学科教学、促进专业学术平台共建。
4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乔国强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叙事中的空间、时间及其他”的讲座,开启了我校2016高端互动学术活动。乔教授以基础理论诗学——叙事学为讲述核心,围绕叙事学的基本理论、时间、空间和叙事学中的时间与空间等四个方面展开介绍。乔教授学术视野宽瀚,从历时性、共时性、诗学与实践融合性等多维度、多角度进行讲解,深入浅出、体系化地阐释该基础学科,高深的学术造诣和生动形象的讲学方式令在场师生受益匪浅。 同月,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姜玉琴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做题为“葛浩文的东方主义文学翻译观”专题报告。姜教授以“葛浩文的东方主义文学翻译观”为主线,研究视域跨越融合中西文学、翻译学、传播学与文化学多学科,以个案莫言文本翻译的沉浮是非说起,论述近代以来西方价值观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规约,并指出西方市场对中国文学作品产生的巨大影响,其独特的研究契点与开掘向度令听者深受启发。 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协作组副组长、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彭青龙教授应邀到我校作了“学科范式及逻辑”与“记忆及其文学表征:《红高粱》和《“凯利帮”真史》的比较性解读”两个主题报告。前者旨在厘清文学与语言学的逻辑内在关联,论证比较学科的建立秩序与合法性。后者从案例分析层面对前者的方法学进行了完美辅证。彭教授幽默风趣,将文学诗学研究与方法学研究的逻辑耐心推演展示给听者。 三位专家的讲座给大外带来知识的涵养和润泽;大外的热情、真诚与锐意进取也深深感染了专家们。会议期间,校长刘宏教授分别会见了三位专家,就我校学科建设、双方学术共建等话题进行了友好热烈的探讨和互动。我校学科办、科研处等主要负责人也就学科建设、科研发展等问题同三位专家进行了专门的会谈和交流。接下来我校还将陆续邀请高端专家莅临我校进行学术指教和学术交流。(纪秀明)
责任编辑:孙梅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