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两门课程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稿件来源:教务处 图片来源:教务处

2016-07-28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16]54号)。根据文件精神,自2013年以来,教育部共批准了291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建设,并陆续在“爱课程”网免费向社会开放。此次,经教育部组织相关部门对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项目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并对已经上网使用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建设课程进行审核,2686门课程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其中本科教育课程1767门。我校《高级俄语综合课》(课程负责人孙玉华教授)和《日语翻译》(课程负责人刘利国教授)两门课程入选。

    为适应社会需求,推动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我校于2011年率先开展了精品课程向精品资源共享课转型升级建设工作。作为2004年和2010年国家级精品课程,《高级俄语综合课》和《日语翻译》课程教学团队在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课程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改革和实践探索,构建了一套系统、完整并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体系,于2012年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013年成功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2014年完成课程网上资源的修改和补充、知识产权保护协议的签订以及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的维护,增加了精品资源共享课拓展资源模块。同年,两门课程在“爱课程”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网站和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网上线,成功实现精品课程向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来自省内五所高校的 332名学生通过跨校修读方式完成两门课程的学习,网上访问量达到5452次,居同类课程前列,充分证明了课程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

    本次教育部公布的名单中,全国外语类院校共有6所本科院校8门本科教育课程入选,辽宁省共有10所本科院校的68门本科教育课程入选,两门课程成功入选充分彰显了我校在课程资源建设上具备的优势与特色。我校将紧紧抓住建设契机,以学校“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指导,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精神,深入推进课程信息化和国际化建设,在继续探索省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模式基础上,构建一批校内在线开放课程,进一步推进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方式方法变革,构建在线学习管理平台,加强课程的对外开放和交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激励教师积极投入信息化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目前,学校共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课程5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课程1门,对已入选课程,学校将继续保证课程内容质量,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维护、更新和完善课程基本资源,积极建设拓展资源,更好地满足广大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洪明)

 

责任编辑:孙梅轩

责任编辑:孙梅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