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四海齐聚大外 兼收并蓄共书未来——我校2016级本科生入学报到工作圆满结束

稿件来源:学生处 图片来源:学生处

2016-09-05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9月3日,是大连外国语大学喜迎2016级本科生的日子,来自五湖四海的3200余名本科新生顺利完成报到。他们离开家乡,带着梦想与希望,齐聚大外,开启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从此他们有了共同的名字:大外人。

1.jpg

2.jpg

3.jpg

8.jpg

4.jpg

5.jpg

6.jpg

7.jpg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新生入学报到工作。为确保所有新生顺利入学,8月30日,专门组织召开了迎新工作协调会,各部门就新生接站、报到、住宿、餐饮、志愿服务、校内交通等各项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确保了当天迎新工作的顺利开展。新生报到当日,校领导刘宏、李宝章、杨俊峰、王伟辰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亲临迎新现场,检查指导迎新工作,并看望新生及工作人员。校领导关切地询问新生报到情况、家庭情况等,并与家长进行亲切交谈,他们勉励新生要尽快完成角色转变,珍惜韶华、努力学习,做一名出色的大外人。殷殷之情,谆谆教导。一句句关怀的话语,如秋日暖阳赶走旅途的奔波劳累,让新生充分感受到了大外的热情与温馨。

    各部门科学安排,高效做好新生接待工作。精心安排迎新报到流程,全程专人指引新生报到。各院系迎新志愿者同学统一着装,穿梭于熙熙攘攘的校园内,肩扛手拉帮新生搬运行李、指引道路,脸上、身上满是汗水;校民管会组织了一批学生干部在新生寝室内为新生及家长解答各种疑问,帮助他们顺利入住;在开往学校的班车上,迎新志愿者向新生及家长们一一介绍沿途的风景,直到将新生交给院系的接待志愿者,再由院系志愿者将新生依次送到院系报到处和自己的寝室,整个过程井然有序,有条不紊,赢得了新生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为使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学校专门开设了“绿色通道”,帮助因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报到,再通过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途径解决困难,保证每个学生不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据统计,报到当天共有170多名新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办理了入学手续。同时,校民管会爱心驿站还为贫困新生准备了“爱心大礼包”,校领导向家庭困难学生代表赠送“爱心大礼包”,彰显了我校的人文关怀。

    为了让新生家长深入全面了解学校情况,各院系纷纷召开新生家长见面会,就新生入学后生活、学习、心理以及各专业发展等问题与新生家长进行座谈交流。家长见面会架起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积极有效的沟通桥梁,为新生未来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今年我校迎新工作突出细节迎新。学生处在把学校微信公众号和大外学生工作的微信二维码打印好装入录取通知书,让学生通过关注平台,及时了解学校情况,并对报到时间、地点、流程、入学须知、贷款、入学日程安排等内容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新生还可以通过平台与学校老师互动,就相关报到问题留言,学生处老师每天定时对新生报到的留言进行解答。软件学院提前分类报道资料,分包装好,大大简化了报到流程,深受家长欢迎;提前规划交通路线,维护好校园环境都为我们迎新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突出人文迎新。国际商务学院等为家长准备系休息区;高级翻译学院为学生准备自制梦想书签活动;经管学院、国际艺术学院、音乐系细致接待家长,汉学院迎新同时展示各国文化;法语系的许愿墙等都体现了我们的细节和人文关怀。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突出文化迎新。各院系密切结合本院系专业以及所属语言国家的文化特点,开展了富有异域风情特色的文化迎新活动:如日本语学院安排了日本和服、剑道、日本传统舞蹈等极具日本文化特色的展示;英语学院把毕业生考入中外名校的名录做成展板供新生及其家长了解;俄语学院新生接待处设置具有民族风情的俄罗斯风情特色展,套娃等特色形象吸引了许多新生家长拍照留念;韩国语学院、德语系、意阿语系、西葡语系、文化传播学院等迎新志愿者身着民族服装格外引人注目,热情的迎接着每位前来报到的新生和家长,并与他们合影留念,成为新生大学时光中一份难忘的宝贵记忆。校学生会、民管会、大学生记者团也都在做好新生接待工作的同时,展示着各自特有的文化内涵。

    突出方便快捷、数字化迎新。针对2016级新生入学报到工作,在暑假期间通过学生处官方微信平台“大外学生工作”采集新生预报到数据信息,提前了解掌握新生到校报到的情况,以便做好新生接待工作。事实证明,这样充分了解学生来校乘车情况,方便调动车辆迎接新生。信息技术中心根据学生信息提前制作一卡通,方便了学生。

    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全校全体部门的大力配合下,繁忙而有序的迎新工作圆满结束了。我们真正做到了迎新也迎心,迎新也迎欣,迎新也迎馨!在随后的近半个月时间里,学校将陆续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本科生军训、开学典礼等工作。新一批大外人满载希望,信心百倍地踏上了航程,开启美好的大学生活。崇德尚文,兼收并蓄,用我们的校训塑造新同学的大外精神。祝愿2016级全体同学大学生活顺利,前程似锦。(徐敬文)

 

责任编辑:黄文龙

责任编辑:黄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