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领域俄、日、朝-韩文译写规范专家鉴定会 暨第四次研制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

稿件来源:日本语学院 图片来源:日本语学院

2016-09-27

    9月24日,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主办,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研究中心及我校日本语学院承办的公共服务领域俄、日、朝-韩文译写规范专家鉴定会暨第四次研制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教育部语信司田立新司长,俄文译写规范专家鉴定组组长孙玉华教授,日文译写规范专家鉴定组组长、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修刚教授,朝-韩文译写规范专家鉴定组组长、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金基石教授,各位鉴定专家代表、各课题组组长和代表与会。我校校长刘宏教授、科研处张绍萍副处长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由教育部语信司标准处王奇处长主持。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校长刘宏首先致辞,她说,今天恰逢大连外国语大学建校五十二周年的生日,在全校师生万众一心谋划发展、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蓬勃发展时期,迎来此次会议具有特别意义。刘宏校长介绍了我校的办学成果与特色,着重指出,我校现已完成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的顶层设计工作,今后要致力于专业建设以人才培养为主体、学科建设以外国语言文学的发展为主体的建设。规范公共服务领域的外文译写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宏观上来说是国家战略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能提升国家形象、促进对外开放,在对外传播中同时提高国民素质;微观上来说,大外日本语学院课题组担任了日文译写规范的工作,学术队伍得到了提升锻炼。刘宏校长说,大外愿意在今后深化研制成果的过程中提供交流平台多做工作,期待在教育部语信司的高度重视、充分组织下,在各位专家的鼎力协助、努力配合中,公共服务领域俄、日、朝-韩文译写规范能够成功研制、早日发布,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公共服务领域俄、日、朝—韩译写规范各课题组负责人赵为、刘利国、金日分别介绍了鉴定稿起草过程,汇报了《征求意见稿》《鉴定稿》研制情况,对意见处理与规范改进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随后,专家鉴定组和课题组成员开始分组审议,审议后,由各鉴定组组长进行大会发言并宣读鉴定意见:公共服务领域俄、日、朝—韩译写规范全部顺利通过专家鉴定环节。

    教育部语信司司长田立新做总结发言。他回顾了五年来教育部国家语委正式启动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工作的发展历程,结合此项工作的特点,指出公共服务领域俄、日、朝—韩译写规范工作具有代表性意义。一是现实性。服务需求、提升形象。二是包容性。尊重多样、注重和谐。三是协同性。整合力量、团结协作。公共服务领域俄、日、朝—韩译写规范工作体现了政府指导、专家支持、社会参与的机制,填补了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规范的空白,为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应有的力量。田立新司长在讲话中部署了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完善鉴定稿,形成送审稿;二是审定送审稿,形成报批稿;三是发布国家标准,注重成果转化。国务院刘延东副总理在9月12日的讲话中强调,要服务国家需求,做好顶层设计,坚持改革创新,发挥语言文字事业在提高国民素质、传承历史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中的重要作用,开创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新局面。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核心指导思想,是“一个服务五个面向”,即语言文字事业要服务国家发展需求,向国家战略聚焦,向农村和民族地区攻坚,向社会应用推进,向现代治理转型,向国际领域拓展。田立新司长指出,这是国家战略中与外文译写规范研制工作密切相关的重要任务目标,专家和课题组要认真学习,重视落实。

    田立新司长最后代表教育部语信司向为公共服务领域俄、日、朝-韩文译写规范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专家和课题组成员表示感谢,高度赞扬秘书处的协调工作和我校的协助工作,希望相关单位、部门、专家更好地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工作会议下午进行了分组研讨,并交流分组研讨情况,最后由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规范研制工作秘书处常务负责人张日培通报下一阶段工作。下午四时许,公共服务领域俄、日、朝-韩文译写规范专家鉴定会暨第四次研制工作会议落下帷幕。(孙妍、孟海霞)

 

责任编辑:黄文龙

责任编辑:黄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