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科研处 图片来源:科研处
2016-09-28 次
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近日,我校互动学术系列活动迎来了南京大学朱刚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金莉教授来校讲座。
9月9日,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导、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朱刚教授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麦琪的礼物》与消费文化”的精彩讲座。在讲座中,朱教授系统梳理了文化研究的源起、各派理论以及代表人物,内容涉及了英、法、美三国在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家及其著述。在理论廓析之后,朱教授结合消费文化理论对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进行了独到的文本分析,阐释了消费文化对“送礼”习俗的影响,对底层民众的诱惑与规训,以及对新型伦理价值观的塑造。在讲座结尾,朱教授从文本抽身,聚焦欧·亨利创作该作品的特殊历史背景和作家的个人经历,对作家的创作意图与动机做出了详尽的论述。整个讲座兼顾文学理论与文本阐释,融合了对文学与现实的关照,给人以启迪。
9月20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前副校长、博导、《外国文学》杂志主编金莉教授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斯托的‘红与黑’:谈斯托的反种族主义思想与种族主义偏见”学术报告。金教授在报告中谈及《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创作背景,分析作品中两条主线、两个主人公的不同遭遇。她认为,斯托的作品抨击了惨无人道的奴隶制,呼吁以基督教之仁爱拯救邪恶的社会;小说旨在唤起民众良知、认清奴隶制真相,被视为美国内战的重要起因之一。金教授也提出,作为中产阶级白人妇女,斯托夫人也具有其历史局限性,她虽然同情黑奴的遭遇,呼吁废除奴隶制,但又无法想象出各种族和睦相处的美国,因而在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设计上都反映出种族主义偏见。金教授指出,《汤姆叔叔的小屋》目前仍为学界持续关注,成为谈论美国文化、种族关系、性别等话题的重要论坛。讲座后,金莉教授与我校申报高层次项目的教师进行了座谈,并对各位老师提交的材料逐一点评,着重从选题的价值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前期相关研究成果等方面,对申报项目进行评价,提出了许多具体而又中肯的修改意见与建议。
两位教授的学术报告开阔了我校师生的学术视野,启发了师生们的学术思路和灵感。他们在我校进行学术交流期间,与我校校领导、相关专业教师进行座谈,针对我校学科发展、科研方向建设、科研项目申报等问题进行了专门的交流。(李多菲)
责任编辑:黄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