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向孙建设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稿件来源: 图片来源:

2010-09-06

关于开展向孙建设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根据省委《关于开展向孙建设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市委高校工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发出《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认真开展向孙建设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向孙建设同志学习。

孙建设同志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是广大党员学习的榜样,他的先进事迹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鲜活教材。开展向孙建设同志学习活动,以孙建设同志先进事迹教育广大党员,对于进一步激发全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的昂扬激情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广大共产党员要以孙建设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坚定信念,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把精力投入到谋发展上,把劲头投入到促提高上,把创先争优作为推进教育事业的经常性动力;学习孙建设同志扎根基层、任劳任怨的优秀品质,坚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促进校园和谐的经常性保证;学习孙建设同志淡泊名利、廉洁自律的政治本色,加强党性修养锻炼,改进思想工作作风,自觉地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秉公用权、生活俭朴,把创先争优作为改进思想工作作风的经常性要求。

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要以学院“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集体”评选表彰活动为契机,把开展向孙建设同志学习活动与学习宣传好本单位、本部门的先进典型、先进事迹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调动创先争优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要紧密结合当前各项工作实际,不断丰富主题实践活动。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创先争优,带头干事创业,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服务群众上,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学院教育事业的发展。

 

 附:孙建设同志先进事迹。

              

 

 

                      大连外国语学院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

                               201092

 

 

 

 

 

 

 

 

新时期社区民警的典范

———孙建设同志先进事迹调查报告(上篇)

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联合调查组

  孙建设,男,1956年出生,1976年参军入伍,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转业参加公安工作,一级警督。现任锦州市公安局凌河分局石桥子派出所文昌社区民警。

  20071119日,新华社刊发了《孙建设工作法有效破解社区治安管理难题》一文,周永康、孟建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予以肯定,并作出重要批示,《人民公安报》等媒体报道了他的建设工作法。孙建设多次被省、市评为人民满意民警和综合治理先进个人,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7;2009年,荣获辽宁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勤廉兼优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新时期马天民式的基层民警等荣誉称号;2010年,被公安部评为全国爱民模范,并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扎根基层,爱岗敬业,确保一方平安

  孙建设从警15年来,始终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最前沿,凭着干什么工作都要干好的韧劲,把一个秩序混乱的大杂院,创建成为省级平安社区。

  1995年,孙建设从解放军某部后勤部副部长的岗位上,转业到锦州市公安局凌河分局石桥子派出所,成为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9月的一个周末,他到北山社区入户走访登记,居民们不是铁将军把门,就是给他吃闭门羹,偶尔见了面也是冷若冰霜。为了尽快打开工作局面,他到街头巷尾同社区群众、下岗职工拉家常,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经过3个月的艰苦奔波,他将辖区内的常住人口、暂住人口的情况全部摸清。

  孙建设也由此总结出入户走访社区群众的五步法:第一步,就是要积极取得社区干部和工作人员的支持与配合,解决初次见面了解情况困难的问题;第二步,就是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或晚上,在居民家中有人时进行走访,主要解决见面难的问题;第三步,对一时见不上面的住户,采取留电话或委托邻里转告,先预约后走访的方法,主要解决走访不漏一人的问题;第四步,就是对不愿见面的住户,采取反复登门,以诚感人,主要解决联络沟通不顺畅的问题;第五步,就是对少数心存戒备的群众,采取与查煤气、水、电的工作人员一起入户走访,消除少数群众对民警走访厌烦的心理。通过五步法,重点解决了在走访社区群众中存在的入户难、见面难、沟通难、支持难等问题,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

  孙建设坚信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理念,动员群众开展社区治安巡逻和群防群治工作。20037月,他把社区内87名劳动能力弱、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40周岁以上的妇女和50周岁以上的男子组织起来,成立了“4050”巡逻队,负责社区治安防范、外来人口盘查、楼院内停放车辆管理、午夜下班女职工接送、消防知识宣传、治安信息通报,起到了积极的防控作用。

  2003年年底,孙建设还组织成立了四老服务队,将老干部、老教师、老工人、老党员组织起来,请他们参与社区管理和民事纠纷调解。针对社区内老大妈爱串门拉家常的特点,成立了夕阳红侦缉队,为小区治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两个组织成立后,两年时间里,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

  为了使防范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孙建设组织成立了一长、一户和两员维持治安志愿队,指派24名政治可靠、责任心强的居民为楼长,每个单元选一个治安中心户。他每天与负责人见一次面,每周进行一次督促检查,每半个月召开一次治安碰头会,每月召开一次治安联席会。几年来,孙建设调解民事纠纷237起,避免民转刑案件17起。

  牢记宗旨,情系群众,构建和谐社区

  孙建设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他带着对老百姓的深厚感情,以亲民、爱民、惠民之举,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深受辖区群众的爱戴和赞誉。

  为了能给群众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服务,孙建设坚持做到五勤:勤走、勤看、勤记、勤问、勤听。自从他接管文昌社区警务工作以来,整天忙个不停,只要一有时间就深入到老百姓中间,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他有个常年在手的小册子,上面记满了社区的自然情况。他还亲手绘制了一张社区平面图,上面标出了每家每户所在单元及楼层的位置,特别是重点管理人口的位置。他在上任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就把所管辖的1304户居民的情况了解得清清楚楚,真正地做到了进千家门、熟千家事、知千家情。

  200410月的一天,孙建设在入户走访一困难职工时了解到,这位老人早年下岗并身患癌症,老伴患脑出血,成了植物人,长年瘫痪在床。两个儿子都有严重残疾,一家四口栖身于25平方米的地震棚里,生活十分困难。孙建设经过多方沟通和努力,为他们办理了低保,并经常到家中看望,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20054月,老人因病故去,孙建设与社区干部赶到老人家中。当时,孙建设用双手轻轻揉搓着老人的眼眶,告慰老人:您老就放心地走吧!家里今后的一切由我来照管。这一幕,感动了在场所有的社区干部和居民,更让老人的两个孩子泪如泉涌,同时跪在孙建设面前。在老人的葬礼上,孙建设拉着老人两个儿子的手,亲切地说:今后家里有困难,就到社区警务室来找我。事后,他多次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反映这个家庭的实际困难,经过多方努力,在社区、街道及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区政府就为这个家庭解决了一套60平方米的新住房。接到新房钥匙的时候,他们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哽咽地说:感谢人民警察!谢谢人民政府!我们全家住上了新房子,一辈子也忘不了共产党的恩情。

 

新时期社区民警的典范

  ———孙建设同志先进事迹调查报告(下篇)

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联合调查组

  孙建设从警以来,把从一名军人到一名优秀社区民警的转变,看作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高追求。他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树立了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他工作过的3个社区都被评为优秀社区,警务室被锦州市公安局命名为孙建设警务室。他现在工作的文昌社区连续9年无刑事案件发生,无火灾、黄赌毒现象及群体性事件发生,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区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全力防范,勇于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孙建设在工作中用实际行动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文昌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居民多数是东电三公司职工,常年在外地施工,留守的大多数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家中的安危时刻牵动着企业职工的心。孙建设只要有时间就到社区里转上几圈,发现谁家的门窗没关好,就及时告诉主人;看见摩托车或电动车没锁好,总是提醒几句;如何维护社区治安,他总结出白天重在、晚上重在、深夜重在’”24小时全天候防控模式,经过运行,管片内发案率大幅下降。社区群众视他为社区平安的保护神,大家都说:自从文昌社区有了孙警官,白天外出可以不锁门,夏天晚上睡觉可以不关窗,非常安全。

  一个有着上千户居民、数千口人的社区,居民难免有舌头碰牙、勺子碰锅沿的时候,解决不好就可能激化矛盾。居民王某因工伤在家疗养,他养的狼狗扰民,邻里意见非常大,社区干部多次调解不成,几十户居民联合起来,想采取过激行为来解决。孙建设得知后,在认真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同时,到王某家中耐心做王某工作,使他终于同意卖掉狼狗,化解了社会矛盾。为了让王某生活得更充实,孙建设还特意为他选养了一只小宠物狗,王某十分感动。现在,只要社区有活动,邻里们就请王某参加,他与大家相处得非常融洽。

  孙建设勤于学习。为了搞好信息化建设,他从打字开始学习,还买了3张汉语拼音表,挂在办公室、书房和床头,随时随地看,不断强化记忆,有时为了弄清一个小问题而练习到深夜。他正是靠着勤奋学习,在市公安局组织的信息化考试中以半百之龄名列前茅,并成为凌河分局年龄最大的一名信息化应用教官。他巧妙地将原有社区警务的工作方法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使社区警务工作在信息化建设中发展和进步。他到社区采集各种信息,随时录入、更新,保证信息资源准确。他勇于创新,提出了建设网上派出所的设想,并将自己的电子信箱、QQ号码及电话号码制成卡片发放到群众手中。为保证与群众在线交流,他下班后在家当起了网络警察,接受居民咨询,汇总破案线索。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树立新时期人民警察的新形象

  社区就是孙建设的家。他舍小家、顾大家,把有事找建设作为社区群众对自己的最高褒奖,在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了一面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旗帜。

  孙建设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糖尿病,尿糖已经4个加号;家属下岗无工作,生活仅靠他一人的工资维持。他老家在黑龙江,远离父母,儿子在大连工作。至今,孙建设还深深地为不能在父母的膝前尽孝、不能为儿子谋求一个理想的工作、不能为下岗的妻子找到一个岗位而内疚。这些事情,文昌社区居民都看在眼里,他们说:在孙建设那里,群众的事再小都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都是小事。

  孙建设刚转业时没有房子住,在较偏僻的棚户区买下了原部队的两间家属平房。1997年棚户区改造,他分得一套90平方米的楼房,高兴之余,将年近七旬的父母从黑龙江接来,以尽一片孝心。老人在他这里住了1年,但感到儿媳下岗没有收入,孙子上学开销很大,家中住房又紧张,单靠孙建设工资维持生活非常困难,还是回了老家。亲属也常责怪他,为什么总能帮助别人找到工作,而不为自己的老婆联系工作呢?每到此时,他总是淡淡地说:比住房,我比那些住在棚户区里的群众宽敞多了;比生活,我比那些下岗职工强多了;比待遇,每月3000多元钱的工资,我知足了。

  近年来,孙建设得到了很多荣誉。面对这些荣誉,他常说:我是一名人民警察,更是一名党员,上要对得起党,下要对得起百姓,中间对得起良心。既然我选择了社区民警这个职业,就意味着奉献。平时,他跟同事们常说:当一辈子警察,睡了半辈子觉,两辈人跟着受苦,上对不起父母,下对不起妻子儿女,但我们唯一能对得起的是群众。我们用流淌的汗水、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把党的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让群众过上安宁的好日子,为社区群众构建和谐平安的幸福家园,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再苦再累,我们也无怨无悔!

  15年来,孙建设先后破获各类案件175起,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185人,抓获网上逃犯7;找回失散儿童5名,为群众做好事1780余件;参与排除社区急难险重任务21;21名下岗职工找到了工作,为特困户捐款4.8万余元、衣物150多件。

  在平凡的岗位上,孙建设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用真情和奉献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用理想和信念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追求,不愧是全省社区民警的典范。

 

 

 

 

责任编辑: